查看原文
其他

这起高考作弊案,家长获刑!2021高考,这些你必须知道……

河南校长 2022-12-05


近日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

一则刑事判决书

引发热议

↓↓↓



据悉,2月1日,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组织高考作弊案作出终审判决,组织者、枪手、考生家长均获刑。2月19日,该判决对外公开。


考生户口迁往西藏

多人参与高考作弊


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的两名中学生即将参加高考,两名母亲的同乡李某称,只要家长在西藏买房,并将户口迁往西藏,就能在西藏报名参加高考。为稳妥,她提出能找人替考,让学生上本科。


两名学生的家长学历不高,一名是初中毕业,另一名仅有小学文化。其中一名学生家长给了李某70万元60万元用于买房、迁移户口等事,另外10万元用于办理替考。


经过一番操作之后,这两名学生果然转移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还拿到了在西藏参加高考的资格。


随后,李某将替考一事委托给了李某帅办理。李某帅联系上了正在深圳读研究生的刘某。他让刘某参加替考,并承诺考上“一本”给4万元,“二本”给3万元。


刘某同意后,又找来自己同学帮忙。最终,刘某及同学顺利完成替考。其中一名学生最终以489分的成绩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另一名学生的高考成绩仅有321分,未被录取。



家长、枪手、组织者均获刑

看到这套方法有效,李某便想到了自己学习成绩较差的外甥,李某外甥将在山东菏泽参加2019年高考。在李某帅的帮助下,李某再次联系到了刘某,这次承诺考上“一本”给5万元。


但在6月7日高考当天下午,刘某在考场被监考人员发现。当天,警方便立案调查。涉案人员相继到案。


2020年11月2日,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组织考试作弊案进行宣判。组织者、考生家长、枪手等人均获刑。


一审法院认为,李某、李某帅二次组织三名考生跨省作弊,情节严重,其行为均侵犯了国家规定的正常考试制度,已触犯刑法,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应予依法惩处。李某帅的员工受他人指使,积极协助实施,起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学生家长让他人代替自己的子女参加考试,其行为均侵犯了国家的考试制度,已触犯刑法,构成代替考试罪,应予依法惩处。同时该考生学籍被取消。


一审判决后,多名被告不服,提出上诉。


今年2月1日,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多人维持一审判决,分别被判处两年半、拘役等刑罚。


提供接收器并发送高考答案

有人被判十个月


高考是学生追求人生梦想的起点,公平公正是高考的“生命线”。但高考作弊的案件并非个例。


2月2日,湖北省通城县人民法院也公开宣判了一起在高考中组织作弊案件。此前,被告人陈某曾为考生家长提供接收器、发送高考答案,并收取高昂高考作弊费。


最终,陈某因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就在这份刑事判决书发布前

教育部发布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确定2021年全国统考

于6月7日开始举行

↓↓↓



具体考试时间为

6月7日


9:00至11:30  语文 


15:00至17:00  数学 


6月8日


9:00至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15:00至17:00  外语 (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发布。


省级统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试时间,分别由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经历过2020年高考延期

2021年的高考自然吸引了更多人目光

那么今年高考

有哪些我们必须知道的事?



防疫: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


教育部要求,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考组织工作机制。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类型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点考场、评卷等场所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



各地要成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涉考、涉疫、涉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并及时报教育部。


各地各校还应加强考点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场、视频“双监考”及巡考制度。



加分:

烈士子女、二等功臣、退役军人高考加分


教育部明确,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有以上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此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名额:贫困县脱贫后仍可享专项计划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更改招生计划;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计划比例,合理确定分省招生名额。


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有关部署,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1年仍可继续享受专项计划政策。



命题:今年高考试题增强开放性


教育部要求,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的各项工作,精心制定命题、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要进一步总结完善试点经验,不断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高校要加强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要求,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向社会公布,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参与命题和考务工作的激励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强基计划:优化校考内容和形式


今年,各试点高校仍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教育部要求,各试点高校完善招生程序和办法,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要优化高校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运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考查思想品德、专业兴趣、科研志向,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加强与中学的衔接沟通,帮助学生了解强基计划专业的优势、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引导适合的学生报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设置多学科交叉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各地各校要将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统筹安排高职分类招考计划,重点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倾斜;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招生,适当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招生规模。



成绩:高考分数不提供给中学


教育部还明确,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管理,不得随意将普通批次招生专业安排至本科提前批次招生。各地要开展招生秩序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宣传、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违规承诺录取等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招生违规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对违规承诺争抢生源的高校和工作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



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最后,校助君想重申的是,2019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厉惩治考试作弊犯罪。



法官提醒妄图通过组织作弊获取利益的人,“伸手必严惩”!同时也提醒广大考生,与其绞尽脑汁作弊,给自己诚信留下污点,不如认真备考,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好成绩。


诚信考试,切勿心存侥幸!

努力冲刺,未来可期!


来源:教育部网站、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上游新闻、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推荐阅读



◆ 压岁钱谁来管?民法典里竟然有答案!


◆ 寒假余额不足,这样给孩子收心最有效!


◆ 《你好,李焕英》:有多少场面是现在孩子的期待?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